书塾与学堂中国现代作家、革命烈士郁达夫的作品,今天大家来读一读这篇文章,然后认识一下怎么样写书评,要了解 书评如何写需要从文章与作者本身去知道的。
1、书塾与学堂——自传之三
目前回想起来,书塾里的生活,实在是快活得非常。由于要早晨坐起一直坐到晚的原故,可以助消化和健身体的运动,自然只有身体的死劲摇摆与放大喉咙的高叫了。大小便,是学生们监禁中暂时的解放,故而卫生间就变作了乐园。大家同学中间的一位最淘气的,是学官陈老师的儿子,名叫陈方;书塾就系附设在学宫里面的。陈方天天早晨,总要大小便十二三次。后来弄得先生没法,就设下了一枝令签,凡须出塾上卫生间的人,必须要持签而出;于是两人同去,在卫生间里捣鬼的弊病革去了,但这令签的争夺,又成了一般学生们的唯一的娱乐。
我后来进了当时由书院改建的新式的学堂,由书塾而到学堂!这一个转变,在当时的我的心里,比从天上飞到地上,还要来得大而且奇。其中的最奇之处,是我自己,在全校的学生当中,身体年龄,都属最小的一点。
当时的学堂,是普通人的崇拜和惊异的目的。将书院的旧考棚撤去了几排,一间像鸟笼以的中国式洋房导致功的时候,甚至离城有五六十里路远的乡下人,都成群结队,带了饭包雨伞,走进城来挤看新鲜。在校舍改导致功的半年之中,“洋学堂”的三个字,成了茶店酒馆、乡村城市里的谈话的中心;而穿着奇形怪状的黑斜纹布制服的学堂生,好像都是万能的张天师,人家也在侧目面视,自己家里也在暗鸣得意。
进县立高等小学堂院第二年春季开学的时候,在我的那位寡母,辛辛苦苦,调集了几块大洋的学费书本费缴进学堂去后,我向她又提出了一个无理的需要,硬要她去为我买一双皮鞋来穿。在当时的我的无邪的眼里,感觉在制服下穿上一双皮鞋,挺胸伸脚,得得得得地在石板路大走去,就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情;跳过了一班,升进了一级的我,非要这样打扮,才可以压服很多比我大一半年龄的同学的心。为凑集学费之类,已经罗掘得精光的我那位妈妈,自然是再也没两块大洋的余钱替我去买皮鞋了,不能已就只好老了面皮,携带了我,上大街上的洋广货店里去赊去;当时的皮鞋,是由上海运来,在洋广货店里寄售的。
一家,两家,三家,我跟了妈妈,从下街走起,一直走到了上街尽处的那一家隆兴字号。店里的人,看大家进来,先都很客气,摸摸我的头,一双一双的皮鞋拿出来替我试脚;但一听到了要赊欠的时候,却同样地都白了眼,作一脸苦笑,说要去问账房先生的。到了最后那一家隆兴里,惨遭拒绝赊欠的一瞬间,妈妈非但涨红了脸,我看见她的双眼,也有点红起来了。不能已只好默默地旋转了身,走出了店;我也并无言语,跟在她的后面走回家来。到了家,她先掀着鼻涕,上楼去了半天;后来终于带了一大包衣服,走下楼来了,我知道她是将从后门走出,上当铺去以衣服抵押现钱的;这个时候,我心酸极了,哭着喊着,赶上了后门边把她拖住,就绝命的叫说:
“娘,娘!你别去罢!我不要了,我不要皮鞋穿了!那些店家!那些可恶的店家!”
我拖住了她跪向了地下,她也呜呜地放声哭了起来。两人的对泣,惊动了四邻,大伙都以为是我得罪了妈妈,走拢来相劝。我愈听愈感觉悲哀,妈妈也愈哭愈是利害,结果还是我重赔了不是。
自从这一次的风波将来,我非但皮鞋不着,就是衣服用具,都不想用新的了。拼命的念书,拼命的和同学中的贫苦者相往来,对有钱的人,经商的人仇视等,也是从这个时候而起的。当时虽还只有十一二岁的我,经了这一番波折,居然有起老成人的样子来了,直到目前,感觉这一种怪癖的性格特点,还是改不过来。
到了我十三岁的那一年冬季,是光绪三十四年,皇帝去世了;小小的这富阳县里,也来了哀诏,发生了很多议论。熊成基的安徽起义,无知幼弱的溥仪的入嗣,帝室的荒淫,种族的歧异等等,都从几位看报的教员的口里,传入了大家的耳朵。而对于我印象最深的,是一位国文教员拿给大家看的报纸上的一张年轻人军官的半身肖像。他说,这一位革命义士,在哈尔滨被捕,在吉林被满清的大员及汉族的卖国奴等生生地杀掉了;大家要复仇,大家要努力用功。所谓种族,所谓革命,所谓国家等等的定义,到这个时候,才隐约地在我脑里生了一点儿根。
2、书塾与学堂书评如何写?
身困逆境,普通人总是不是埋怨就是听任命摆布。日常还有另一种人,他们不畏艰难,在困厄中受磨砺奋发,在逆境中受训练而成长,《书塾与学堂》中的郁达夫便是。
郁达夫幼时曾感觉穿上一双皮鞋便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事,然而家庭经济拮据,妈妈拿不出钱,想赊帐,结果得到的是“白眼”和“板脸”。这给了他非常大的打击,面对残酷的现实,不畏困厄的人非但不消沉,反而由此遭到磨砺的少年郁达夫自此发狠再也不穿皮鞋了,他拥有了强者的素质,不畏困厄是可贵的,但光有这一点,并不就是强者。
郁达夫之所以是一个强者,在于他不只正视了现实,经受住了磨砺,而且在受磨砺同时进而大胆地求索,继而奋发有为。了解穿皮鞋并不可以改变生活的窘迫。于是逆境反而促成了他的志向;仇恨剥削者,投生革命行列之中,在生活的搏斗中,他找到了高尚的目的,为这目的献出了我们的力量,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他才能在不断地磨砺中不断前进,永远成为一个让人敬佩的强者。
坚硬的石块在重击中迸出火花,强者在困厄中受磨砺而奋发。郁达夫不是死于床上庸人,而是死于日本帝国主义屠刀下的斗士,他的死最后证实他是个强者。
大家这一代,要干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,也得勇于同意磨砺,做一个强者。
3、怎么样写书评?
1、书评如何写之‘知道作者’
不知道作者,就不可能知道作者的书。所以,要写某一本书的书评,第一要知道作者,熟知他的历程成长和心路经历,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脉络,准确地理解作品的精髓。如何知道作者?可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、看有关作者的介绍或者作者的自传,有条件的可以直接与作者对话交流。
2、书评如何写之‘了解作品’
不了解作品,不要妄言书评。了解作品,总是一次不够,需要二次三次可能更多次才行。匆忙下笔为了完成任务而写的书评,难免有失偏颇。如何才算了解作品?就是说大家不但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、思路脉络,而且可以准确地描述作品的闪光点与不足,还能感知作者的弦外之音。
3、书评如何写之‘书评写给哪个看’
在写书评前,要了解写的书评是给哪个看。一般来讲,除非写给专业人士看,大家的书评要写得言语通俗、言简意赅、有可读性。少从技术层面去剖析作品,而应从读者角度去写书评,并尽量让读者读了书评能对一本书有直观的印象。所以筹备写书评前要弄清对象。